以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撬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久久为功,十年砥砺,成效喜人。在11月26日召开的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推进会上,园区教育局以“立德树人视域下智慧教育及评价改革的区域实践”为题作了汇报,结合智慧校园实景展示,呈现了园区智慧教育及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宗旨,园区聚力教育现代化、均衡化、国际化、特色化建设,开创了教育事业持续、优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进程中,园区也以探路先行之姿走在全市前列,通过技术赋能助推教育智慧发展。自2012年起,园区就启动“智慧教育”建设工程,创建“易加”平台。复用政务网链路建设教育城域网,研制智慧教育数字化智能支撑系统,架构多元主体参与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新型教与学模式研究和教育评价改革,目前,园区已实现无线网、5G教育专网、网信安全监管全覆盖,并100%完成省级智慧校园的创建。与此同时,通过整体规划、分步推进、自主研发,“易加”平台也从1.0版持续迭代,目前已更新至4.0版,一个集学、教、测、评、研、管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不断丰富优化完善,并实现全对象、全过程、全领域的教与学赋能。
为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教与学的需求,园区教育局依托“易加”平台,主动对接国家和省智慧教育云平台,并引进社会化优质资源,着力汇聚体系化、结构化、层级化、易分享的优质数字资源,同时形成专家引领、研训员梳理、技术团队培训、骨干教师带头、学科教师参与,营造资源与课程共建共享共研新样态。通过遴选与淘汰机制,目前平台已汇聚鲜活可用的优质数字资源340多万个。
园区结合《江苏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实施方案》精神,逐步建构系列化评价体系,先后研制学校综合发展“大五星”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小五星”评价、区域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和教师人才指数评价等体系。在此基础上,园区通过系统梳理,逐步构筑起“三段三维式”评价大模型,即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三个阶段和“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三个维度,涵盖“学生、教师、学校”七大发展指标。
通过监测出数据,评价出报告,园区“归因分析”,积极探索教育数字化支撑大规模因材施教的行进方式提高办学质量:聚焦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提供“淘宝式”菜单选课;针对教学适切度不高问题,探索“全链式、项目式、主题式、混合式、自主式、协作式”等学习路径,形成“整体”“融浸”“激趣”“精准”“开放”等教学策略。
学教深融、监测跟进、数据决断、专家智理,多年来,园区坚持教育数字化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效促进园区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质量、艺体发展、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在国家、省市各项监测中取得优异表现;有效促进园区各类学校优质发展。如今在园区,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启了自主性、个性化、自适应学习的喜人样态。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果先后荣获江苏省2021年教学成果特等奖、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