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大棚里,智能起垄播种机笔直前行,自行移栽机精准作业,悬挂式无人植保机穿梭轨道,叶菜收割机“吞吐”成畦……如今在苏州,智能装备掀起从起垄到收获的全链条革命,“机器换人”的新场景,演绎出苏州设施蔬菜智慧生产新范式。
这是苏州科技强农的一个生动剪影。“十四五”时期,苏州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目前,苏州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4.6%,位居全省首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面向未来,苏州将把科技强农作为“三农”领域牵引性、撬动性的战略工程来抓,提升苏州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今年4月2日,苏州拉索生物芯片科技有限公司二期研发和生产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分子育种“卡脖子”技术——固相芯片产业化生产步入产能扩展新阶段,可支撑每年数百万计样本的芯片检测需求,以国产“芯”育中国种,以自主创新技术护航粮食安全。目前,固相芯片技术已应用于品种真实性鉴定、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谱系鉴定等关键环节,助力打赢种业翻身仗。
在苏州,推进科技强农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撑。
苏州重农传统源远流长,历来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改革开放以来走出了“工强农也强”的协调发展道路,扛起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责任。于苏州而言,靠科技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既能在源头上提升产能品质,也能更好地守牢耕地红线、破解资源制约。
多年来,苏州在种源保护与品种选育方面亮点纷呈。苏州在全省率先系统性开展种质资源基因组全测序与鉴定评价,累计育成水稻、蔬菜、果树等新品种超过100个,2024年审定通过的中华绒螯蟹“阳澄湖1号”、草鱼“沪苏1号”填补我市水产新品种选育空白。建成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1家,省级特色优势种苗中心43家、商业化育种创新中心6家。全市现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区)9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6个,省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17家,数量位居全国、全省首位。
同时,苏州耕地建设保护量质齐升。全市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67.56万亩,其中建成高标准农田近125万亩,耕地质量实现全域常态化动态监测,建成国家农业科学土壤质量观测实验站1个,在全省率先建立了高标准农田管理系统,通过遥感和GIS技术实现耕地资源的精准监控。深入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侧深施肥和机械深松耕等技术。
当前,苏州正突出优土、优种、优产、优储、优销“五优联动”,以科技为支点、激活农业全要素,全面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更好满足特大城市千万人口吃饱吃好需求,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阵地
生物医药产业是苏州的“一号产业”,丰富的技术人才、创新研发、产业配套等资源要素,也推动了苏州在动物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形成优势。
目前,苏州全市集聚了9家动物生物兽药相关企业,其中获证企业6家。仅苏州工业园区就有持证兽药生产企业5家,兽药经营企业6家,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12家,动物诊疗机构32家,潜在动物生物医药领域企业近40家。慧疗生物是国内外首家专门从事mRNA动物疫苗研发的企业;硕腾生物是全球最大动物保健品生产企业亚太区工厂;天康生物动物疫苗产值接近10亿元,在全国动物疫苗行业中名列前茅。
在苏州,推进科技强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阵地。
一方面,苏州拥有3个万亿级产业、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苏州实验室、“一区两中心”、众多高新企业等高端创新要素,具备率先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明显优势。
另一方面,苏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4.6%、位居全省首位,已具备良好基础,通过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核心的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聚焦重点突破关键技术,聚力打通成果转化堵点,有助于提升城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也为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作出贡献。
苏州农林牧渔业态齐全、应用场景丰富,与前沿科技的契合性强,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新兴科技赋能农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目前,苏州建成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112个,特色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129个。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99%,设施农业、林果业、渔业等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82%。拥有粮食生产“耕种管收”环节智能农机装备939台、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904台,累计建成省级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11家,位居全省前列。
苏州还以探索实践智慧农业国家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推动农业领域的“智改数转网联”,发布6类智慧农业农村建设与评价地方标准,搭建作物云、农田云、宠物云等一批行业应用,累计建成智慧农业生产场景86个,智慧农村206个,培育智慧农业品牌30个。截至2024年底,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超74%,建成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22个,数量连续4年全省第一。
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2部委联合发文批复2024年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UedBet体育的“探索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成功入选,是唯一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主题开展探索试验的地区。
在苏州,推进科技强农是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苏州先后实施两轮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并取得明显成效,是唯一承担该项国家级改革试点任务的城市。
科技创新能力强不强是衡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对于苏州来说,只有健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入乡转化机制,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打造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孵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集成转化转移的高地,才能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水平,展现智造之城、鱼米之乡交相辉映的新图景。
要素保障上,近年来,苏州聚焦农业重点领域,保持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每年只增不减,确保土地出让收入8%用于农业农村。成立“UedBet体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合作联盟”,畅通农业科技金融服务渠道。近三年累计支持科技创新项目207项近3000万元,重点项目实施“揭榜挂帅”机制。
创新主体上,目前,苏州全市建有省级农村科技服务超市31家,累计培养农业领域技术经理人56名。累计培育省农业科技型企业84家,涉农领域高新技术企业9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及中小企业11家。拥有全国农业500强企业4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9家。累计培育主板上市农业企业5家,分别有4家和11家企业入选省农业全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骨干企业。
人才载体上,苏州已累计培育认定高素质农民15468人,累计培养定向委培生1854人,评定兴农科研英才44人。现有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7个,省级以上农业星创天地22家,国家农业产业体系试验站3家、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基地29家。
面对当前全球农业科技重大变革,对标世界一流的目标定位和农业科技创新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苏州将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进一步扬优势、补弱项、促改革,创新苏州特色科技强农之路,打造科技强农战略苏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