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快讯

常熟市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氢能产业

时间: 2025-05-22 16:00 来源: 常熟市人民政府 访问量:

近年来,常熟氢能产业发展潜力逐渐释放,关键技术取得显著进展,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产业影响力不断提升,但应该看到,氢能及燃料电池应用目前尚处于产业化前期,产业链尚未健全、关键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工艺不够成熟,市场需求不足,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政策领航,激活氢能发展“引擎力”。作为省内首批出台氢燃料电池产业扶持政策、最早发布加氢站布局规划的县级市之一,常熟着力构建独具特色的氢能产业创新集群。但总体上,氢能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下一步亟需在氢燃料电池产业集聚、示范运营推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发展。

强链聚力,汇融氢能产业“新动能”。持续巩固氢燃料电池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链优势,围绕产业链空白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精准化补链招商;抓住绿氢发展机遇,发挥装备制造优势,发展电解槽、电解槽电极以及加氢装备、储氢罐等,强化压缩机、加氢枪、泵阀管件等前后端配套项目招引,瞄准上下游持续延链;积极向船舶、电站、应急储能、充电桩用氢能产业链拓展,搭建更多应用场景,努力建设领域更宽、应用更广、竞争力更强的氢燃料电池产业集群。

科技突围,锻造氢能产业“新优势”。发挥平台的作用,扎实开展氢燃料电池、制储氢关键零部件及材料等技术研发,推动氢能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联合重点企业、高校院所打造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专注于氢能产业研究、装备技术展示和孵化、人才培养等工作。

需求导向,厚植氢能发展“资源池”。引导社会资本设立氢能产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初创型、成长型氢能企业快速发展,同时积极争取上级产业引导资金、扶持资金、研发中心建设等方面的支持;以数智赋能,强化对制、储、运、加、用等全产业链重大安全风险的预防和管控,提升全过程安全管理水平;建立“产学研用”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平台优势,进一步密切与上海交大、同济大学、西安交大、苏州工学院等高校的合作,培育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协同发展,打造区域氢能“共同体”。争取政策协同支持,紧跟国家、上海城市群及苏州政策变化,修编优化常熟市氢能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强化产业链垂直整合,以常熟氢能装备产业园为核心,吸引相关龙头企业入驻,形成电堆、空压机、储氢罐等关键部件产业集群;汇聚行业资源,加强企业联动合作,依托苏州中欧氢能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汽研氢能测评技术创新中心等平台,通过参与国家标准制定、承办行业峰会等活动,逐步确立常熟在氢能产业中的技术标准制定权、人才储备话语权和示范应用引领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