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办事服务 > 便民服务 > 农技推广

2025年UedBet体育小麦穗期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时间: 2025-03-28 17:14 来源: UedBet体育农业农村局 访问量:

小麦穗期是赤霉病、蚜虫、白粉病等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的重要时期,也是抓好小麦病虫总体防治的关键阶段。今年小麦生育进程复杂,天气多变,对病虫的发生有利。为此,各地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充分宣传发动,强化指导服务,做好物资保障全力打好赤霉病为主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控总体战。

一、当前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

1.赤霉病(一类病虫害)  根据小麦品种布局、生育进程、菌源基数与抽穗扬花期天气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今年赤霉病中偏重流行。一是田间菌源条件。我市是小麦赤霉病常发区,田间菌源量长年保持充足。根据全市系统调查,325日稻桩子囊壳平均带菌率上升到0.63%,随着下阶段降雨的增多以及气温的回升,带菌率将进一步上升超过1%,满足赤霉病大流行的菌源条件。二是穗期天气情况。据市气象部门预测,4月整体气温偏高,小麦抽穗扬花期有几次降水过程,有利于赤霉病的侵染流行,此外,后期天气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赤霉病发生的不确定性。三是小麦主栽品种和生育进程情况。尽管我市种植的小麦品种大多为较抗病品种,但扬麦23、扬麦25等中感品种仍有一定种植面积,受赤霉病侵染几率大;去年小麦播期早晚相差较大,再加上播后干旱影响,导致目前不同田块间小麦生育进程相差很大,甚至同一田块内生育进程也不一致,小麦抽穗扬花期前后拉长,有利于赤霉病侵染流行。

2.白粉病(二类病虫害)  白粉病是常见的小麦病害,后期损伤小麦功能叶对产量影响大。当前田间尚未查见病株,随着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预计白粉病4月中下旬将进入快速上升期,根据近几年实际发生情况和天气预报综合分析,预计自然发生程度中等,局部田块偏重发生。

3.锈病(一类、三类病虫害)虽然目前田间条锈病(一类病害)和叶锈病(三类病害)均未查见,但小麦锈病尤其是条锈病属于爆发性病害,一旦发病,上升很快。因此,各地仍需严密监测、提高警惕。

4.蚜虫(一类病虫害)325日全市系统调查,小麦平均有蚜株率为4.62%,百株蚜量为19.07分别列近十年来第5位和第6。尽管目前田间蚜量不高,但田间小麦长势嫩绿,食料条件好,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虫口密度将迅速增加。

二、小麦穗期病虫总体防治意见

1.防治策略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适期防治、两次用药”的防治策略,主攻小麦赤霉病,兼治蚜虫、白粉病、锈病等其他病虫害。

2.防治适期 第一次用药在小麦始花期见花打药,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若防治适期预报有雨,可提前到雨前防治,不宜推迟用药。第一次用药后57天用第二次药。

3.防治药剂  穗期总体防治应选用丙硫菌唑、氰烯菌酯、氟唑菌酰羟胺、叶菌唑、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其中第一次用药建议在丙硫菌唑·戊唑醇、氟唑菌酰羟胺(需加助剂)、氰烯菌酯·戊唑醇中选用,第二次用药不能重复,尽可能选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品种,可添加井冈·枯芽菌等药剂降低赤霉病菌毒素的合成;可适当加入噻虫·高氯氟、吡蚜酮等药剂兼治蚜虫、灰飞虱;对白粉病、锈病重发田块,可结合环丙唑醇、氟环唑等药剂。要用足水量,确保防治效果,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kg,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kg植保无人机飞防亩用水量不低于3L

三、注意事项

1.要坚持分类指导,首次用药必须打准适期,适期标准掌握在小麦扬花株率5%左右,如药后36小时遇雨要及时补治。

2.防治药剂应交替轮换,确保小麦品质,同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3使用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植保机械需谨防漏喷漏治,无人机避障漏喷区域、喷杆机转角漏喷区域都需要进行人工补治。进行无人机飞防作业必须规范操作、确保安全。

4.注意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