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自贸片区挂牌四年来,紧贴开放型经济发展需求,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持续推进高水平开放。同时,片区携手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致力于监管制度创新,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2023年1-8月,片区内企业进出口总值2651.5亿元,占同期江苏和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1%和17.2%。
制度创新带来通关便利。苏州片区聚焦通关便利创新,克服区内没有海陆空口岸的劣势,“虚实结合”助力打造全方位进出口通道,力保外贸物流链供应链的顺畅稳定。作为区内唯一水运口岸,园区港实现了作为目的港和起运港的口岸功能,先后开通3条集装箱内外贸水路运输航线,帮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登轮出海”。今年1至8月,苏州园区港“水水中转”模式下货物出口19975标准集装箱(TEU),同比增加175倍,园区港“水水中转”业务驶入“快车道”。除此之外,片区还推出空运直通港通关新模式,通过空陆联程(SZV)模式,国际航运货物在上海浦东落地后直接送达片区内工厂,全程仅需12小时,平均提速6小时,降低企业成本15%-25%。目前,空陆联程(SZV)模式已成功与华东、华中等7个机场实现互联互通、惠及企业1500家。
集成电路产业是苏州工业园区起步较早、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为持续创新优化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品监管查验机制,保障供应链产业链安全,苏州片区在全国率先启动长三角一体化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并于今年5月23日在全国推广。同时,片区还在今年建成了江苏省内首个100级高等级海关无尘查验室,可以满足综合保税区进出区真空包装货物快速验放的需要。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也是苏州片区的“一号产业”。为破解生物医药产业研发困境,南京海关联合UedBet体育人民政府推动江苏省首个入境特殊物品联合监管机制试点落地苏州片区,这一机制对进口高风险特殊物品实行“企业生物安全控制体系评估+入境前综合评估和办理审批+入境后后续监管”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入境高风险特殊物品“进得来,通得快,管得住”的目标。
“关证一链通”保税货物公证辅助销毁处置项目是苏州片区创新推出的销毁处置模式,该模式通过引入第三方公证机构,对辖区内加工贸易企业符合条件的保税货物进行销毁处置,并利用区块链跨链技术实现执法全过程记录、视频实时上链存证,精准计算原加工贸易货物数量,同时由公证机构出具公证书,保证了数量可信、数据可溯和不可篡改,有效防范了行政执法风险、产品盗用风险。